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(chuàng)
如果今夏東京奧運圣火能如期在國立競技場上空點燃,那么對森喜朗來說,將是他卸任日本首相后又一筆值得稱道的文化遺產(chǎn)。然而,距離東京奧運還有5個多月,因發(fā)表歧視女性言論,森喜朗的“奧運之旅”戛然而止。本有望功成身退,卻落得如今晚節(jié)不保,而東京奧運也被留下一地雞毛。
事實上,無論是對于東京奧運會,還是對于日本體育,森喜朗都是個不可或缺的人物。自幼喜愛橄欖球的他進入早稻田大學后因艱苦練習引發(fā)胃潰瘍,不得不放棄橄欖球轉(zhuǎn)而從政。他曾任職掌管體育事業(yè)的文部省大臣,也曾擔任日本體育協(xié)會會長、橄欖球足球協(xié)會會長,正是在他的帶領(lǐng)下,日本兩次申辦橄欖球世界杯并成功獲得2019年賽事主辦權(quán)。而從2011年東京申奧委員會的評議會議長,再到申奧成功后成為東京奧組委主席,無論是賽事運營,還是與多方協(xié)商延期舉辦,最近10年,森喜朗為東京奧運不可謂不盡力。
然而,也正是因他的言論,本就岌岌可危的東京奧運再遇危機。這并不是森喜朗第一次“禍從口出”:此前談到淺田真央在索契冬奧會的表現(xiàn),他吐槽“關(guān)鍵時刻必摔跤”引發(fā)國內(nèi)輿論;而就在2月2日,談到奧運圣火的名人火炬手,他又表示“名人在田邊跑跑不就好了”,隨后搞笑藝人田村淳宣布請辭火炬手?!稏|京體育》甚至曝料稱在國際奧委會等奧運相關(guān)組織團體內(nèi)部也同樣存在對森喜朗不滿的聲音,希望他“閉嘴”。
由于森喜朗在道歉記者會上譏諷記者,加上自民黨干事長二階俊博對于390件奧運志愿者的退出申請不以為然的態(tài)度,事態(tài)逐步發(fā)酵到“森喜朗不辭職就無法收場”的地步,不過他的辭職恐怕也無法立即為這場風波畫上句號,此外,因“臨陣換帥”東京奧運也將增加更多不確定性。
首先,森喜朗此次言論觸及的是社會、體育界的重要議題——男女平等。在2月9日國際奧委會的聲明中提到奧運憲章強調(diào)消除性別歧視,并鼓勵支援女性參與體育運動。而值得玩味的是,就在去年3月5日,國際奧委會發(fā)布公告稱“在所有參加2020東京奧運會的選手中,女性運動員占比48.8%,東京奧運會將是史上首屆實現(xiàn)性別平衡的奧運會”。身為奧組委高層,森喜朗的表態(tài)、及其背后折射出的日本社會根深蒂固的守舊思想引發(fā)的不僅是日本國內(nèi)、更是全球?qū)τ趭W運和社會性別平等的大討論。
第二,疫情下日本國民對東京奧運的態(tài)度本就消極,而森喜朗的言論進一步刺激了民眾的反感。雖然東京奧運的舉辦并非全部由輿論決定,但對于森喜朗的繼任者來說,盡可能多地挽回民眾信任與好感恐怕也是當務之急。不過,無論誰成為新任主席,疫情之下奧運會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,比起政界資深頗深的森喜朗,其繼任者能否順利斡旋于日本、東京都政府之間,還有待時間驗證。
目前,東京奧運會還面臨諸多懸而未決的問題:何時確定觀眾人數(shù);在首站測試賽——花樣游泳最終預選賽延期的情況下,后續(xù)測試賽能否如期舉行;日本境內(nèi)部分地區(qū)實行的緊急狀態(tài)宣言何時解除,防疫政策如何完善.....疫情下的東京奧運會,正如同風雨中飄搖的小舟,沒有人知道它最終能否抵達理想的目的地。
文/尼亞